分类 杂谈 下的文章

最近几天早上车子发动过程中,仪表盘直接熄灭。按照过往经验,初步研判是电瓶电压不足。拿出电瓶检测仪对电瓶健康情况进行测试。

检修电瓶

电瓶寿命

原本额定800CCA的电瓶,只剩下185A,寿命只剩5%。

启动电压

打火测试启动电压,结果是9.46V,属于偏低水平。按照这些参数,使用电瓶修复仪有一定概率能成功修复。因此,使用修复仪对电瓶用浮充法进行修复充电一晚。

通过12小时修复,储电量提升不明显,连续两次打火测试电压依旧偏低。这电瓶是2年前通过途虎更换,质保18个月。如今2年多便坏,才过质保期没有多久,还是厂家对产品拿捏得准!

更换电瓶

结合年限和修复效果考虑,旧电瓶隔板硫化应该比较严重,可能还存在一定程度缺水问题,即使能修复一阵,后续使用也会出问题。综合这些因素,我还是决定更换一个新电瓶。打开二手东搜索,AGM电瓶确实贵!不过印象中上次更换是1400多,如今好像降价不少。在货比三家后,保险起见还是选回原厂牌子,1K不到。

下单不久便收到店家来电,被告之当日即可更换。于是到约好时间,店家的小哥便骑着小电驴来到单位地下停车场现场更换。小哥一会功夫便把电瓶更换好,让我打火测试,确认没有问题后便离开。

更换后电瓶状态

用电瓶检测仪对新电瓶测试。由于电瓶在生产、运输和存储等因素的影响,即使是新电瓶也会存在一定亏电状态。所以测试得到78%健康度和寿命算是在合理范围。

修复新电瓶

以往在店铺更换电瓶,店家会先帮忙把新电瓶充电一段时间再更换,这是为修复此前仓储期间出现的亏电状态。如今快餐时代,每天要上门更换多个电瓶。因此,很少有店家这样做。当然如果更换电瓶后日常用车启动时长足够,也能通过发电机为电瓶充满足够电量,避免长期亏电加速对电瓶寿命伤害的情况。

因为我日常用车大概1小时,属于时长较短情形。为保证新电瓶健康,需要使用电瓶修复仪对电瓶亏电状态进行修复。修复过程和修复坏电瓶一样,就是使用浮冲法对电瓶充电。

电瓶修复中

电瓶修复完成

通过一晚充电,电瓶状态恢复到100%水平。如今打火仪表盘也不会出现熄灭现象。

修复后电瓶状态

后话

对于AGM电瓶价格贵。换电瓶时,小哥向我透露:如果平常不使用启停功能,更换普通80A电瓶也能正常使用,还能省钱。后来我查询相关参数后发现:在南方电瓶达到320CCA,就能保证启动正常,确实无须使用800CCA。但由于充电参数差异,需要改造充电电路才能匹配普通电瓶,不然普通电瓶会更容易损坏。改造充电电路的风险非常大,虽然电瓶是属于易耗品,但更换周期也是以2年为单位计算,不算是大支出。权衡利弊,没有必要做这种尝试。


又有一段时间没有更新博客。一直想写些内容,但每次心血来潮要动笔的时候,总会有些小事情打扰,最后兴致全无,就此作罢。

今天花点时间祭奠下近期郁闷到绝顶的心情,并为之做一个复盘。

工作原因

是的。每天有杂乱不堪的工作。

随着自己年岁增添,精力日渐匮乏,工作效率可谓每况愈下。外加拖延症晚期,老油条上身作祟,以往1小时的工作,现在要半天也未必有起色。

也不是没有认真检讨过问题的症结,但是始终未能从根本的调整过来。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不过上面的情况越来越明显,这会导致可怕的后果:工作状态会体现在考核KPI表上。这是我无法逃避的一道门槛。每天得过且过的心态让工作状态进入了恶性循环。

睡眠欠佳

总感觉今年夏天比以往更热一些。有这种感觉不仅仅是身体感受,还体现在我的电费账单上面。

去年同期月电费大概软妹币700,这个月电费已经达到900了。多出来的20%多的电费肯定是空调费了。随着温度的升高,我的睡眠质量断崖式下降。

再次进入恶性死循环:

睡眠不佳 ➡️️ 工作效率下降 ➡️️ 加班时长增加 ➡️️ 压缩睡眠时间 ➡️️ 睡眠不佳

信命?认命?

随着年纪增大,渐渐地感觉到自己在步入人生另外的一个阶段。空闲时间会思考更多“人生”的主题:

“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

随着个人生活经验的丰富,我也不能免俗的成为一个经验主义者。因为凭借过往的经验,可以轻易的得到一些计划的结果。但与此同时,也失去了意外的惊喜。

曾经我认为自己是一个不需要惊喜的人,但经过多年后发现,我其实也是一个喜欢游走在极端边缘的冒险主义者。准确点说是在大概率掌控的基础上走极端。举个例子:

如果一个事情成功率是98%,很多人习惯做到80%就停止尝试。而我,可能愿意花上几倍的时间做到98%。

因此,我总觉得自己在某方面是有癔症的,是一种不算严重的精神病。

所以到这刻,我是信命了?还是认命了?可能吧。

当你郁闷到无可郁闷的时候,或者像游戏一样用完所有道具后依然无法扭转结局的时候,你就开始学会摆烂。或许“信命”是一种自知,而“认命”则是一种无奈。

结尾

是的,这篇水文的结束是主题是:1、我的心情依然很郁闷。2、即使很郁闷,还是要迎接明天的太阳。


又有一段时间没有更新博客,新年也准备正式成为过去式。顺手刷新一下订阅器列表,博友列表又增添了几个无法更新的地址。

是的,博客圈子还在不断的缩窄。

有一段时间,我会把写博客当成是一种任务。无论什么话题内容,总要更新一下。刚接触博客的时候,也了解到有人专门以博客内容为创业手段。如今这个情况应该不多,因为成功率应该比较低。

经过这些年的走走停停,因为缺乏主题性,博客更新随性所致,基本谈不上有的质量。近日,我总在回想关于开始这个博客的初心,但是一直想不起来。可能是时间过去有点久了。心里萌生了些困惑:我写这博客的目的是什么呢?

带着疑惑我尝试复盘过往的网络生活,属于我自己的互联网记忆。web1.0向2.0时代的迈进,然而web也止于2.0,直接跳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一声。

现在想想,或许这只是我青春荷尔蒙的印记罢了。


王者荣耀
自接触电脑开始,其实我并不十分热衷或沉迷玩游戏。只是在一段时间里,总会有某款游戏让我舍得花点时间去玩玩。过一阵子又将其删除,尔后间歇一段时间又重新安装。如此循环,反反复复。

手游流行后,王者荣耀就是那么一款游戏。手机已换了很多个,但这游戏我安装和卸载的次数已经数不清了。

游戏里,我既没有朋友,也不热衷于打排位升等级。只是喜欢进去随机不同的人组团,随便打打杀杀一阵子,算是消磨时间。

但,问题就出在“时间”上。一局下来,前后大概30分钟。这么大块的时间,直接被浪费掉了。虽然我不抽烟,但和抽烟相比较,反倒觉得它危害性更大。抽烟,一根5分钟左右,可以让精神放松甚至能到达麻醉状态。而游戏,不但精神不会放松,反而绷得更紧,精力因而被消耗,且持续时间更长。

之所以会删掉,是我也察觉到它的危害。之所以会重装,我想那是心瘾。

和吸毒一样,它设置一个场景能让你无法自拔。如此反复,是自控力不稳定导致的。为提升自控力,我准备用阅读或正念训练来填补心里想要玩游戏的欲望。希望能成功。


jackey-CD-Cover

翻箱底,找到几张多年前CD转录的MD盘。其中一盘是张学友二十多年的专辑。心血来潮,拿出好久没有听的SR80e把整张专辑听完。

_DSF3370

已经忘记何时开始丢了听专辑的习惯。

现在打开网易云音乐,习惯性的使用“私人FM”方式,让APP推荐音乐给我。遇到合适的就点“红心”,以至于网易云的算法越来越懂我的“听音口味”,进而造成我听的音乐的类型也越来越狭隘。

这种被算法胁迫的感受,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扼杀了我接触不同品质音乐的机会。

学友这张专辑,每首歌曲十分优秀:无论是作曲、填词、编曲还有灌录都是一流的。虽属同一张专辑,但是每首歌的命运各异。出名的传唱度高点,其他的虽然同样优秀,但是收听率可能就大打折扣。

这专辑,我虽然以前也听过多次。但是时隔多年再次听起,每首似曾相识的音乐,都有新的感悟。我想这就是专辑的价值和魅力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