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曾有这个世界,有你;
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
落花似地落了去;
忘掉,这些泪点里的情绪。
到那一天一切都不存留,
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痕迹;
你也要忘了我,
曾经在这个世界里活过。
——林徽音
1907年, 3 岁。典型闽粤小姑娘样儿。
林1904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是新派人物
。包办婚姻不幸福,林是她生母唯一的孩子。虽然母亲一直被父亲冷落(多妻的家庭矛盾)
,但林仍是父亲的掌上明珠。
童年全家随父迁居北平,林1916年就读培华女中。
1920年,父女合影。
请注意徽的项链坠子,它还会出现。她的照片中首饰很少,这个坠子和另一长串珠子反复
出现。
相比之下,陆小曼,张爱玲等等其他人,就不同了。
1924年,北京。左起:梁,???,林长民,恩厚之(泰戈尔秘书),泰戈尔,徽,徐。
1824年4至5月,应梁启超和林长民的邀请,泰戈尔来访。新月社负责接待,徐志摩全程陪
同并翻译。徐志摩,徽与父亲等演出泰戈尔诗剧<<齐德拉>>。
1926年5月,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学生证照片。注意:同一个坠子!
1923年5月,梁思成遇车祸左腿骨折,赴美留学建筑(清华官费)被迫推迟一年。其间,徽申
请到半官费。
1925年,二人同往宾大。梁入建筑系,徽因建筑系不收女生而改入美术系。
1925年,林长民在军阀混战中死于非命。徽大恸。
1927年,美国。前为陈植。最左一是梁,左三是徽。
徽左后是吴文藻,后来娶了冰心。
徽左边的是陈植的姐姐陈意。陈意后来是燕京大学家政系的教授和主任。一九八几年的时
候,她和我家作过邻居。
1928年,欧洲。
1928年3月,徽与梁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当时梁的大姐夫在那里任中国总领事。徽穿着自
己设计的东方色彩的中式婚纱,还登上了报纸头条。随后,两人到欧洲度蜜月。这次的游
历,是两位建筑师的见习旅行,也是徽对欧陆亲切的重访。
1928年8月,梁启超肾病加重,加之他为梁思成联系好了去沈阳东北大学的工作,徽与梁中
断欧洲之行,取道西伯利亚回到北平。
1929年1月,梁启超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
1929年,沈阳。圣洁的光芒。
1930年,北京。
1931年春,徽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疗养时期,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
毋容置疑,她在文学上受到了徐志摩的影响。
他们在1929年重逢,两个人都比先前成熟沉静。
此时,新月社已接近晚期。
1931年11月,徐志摩在空难中丧生。
费慰梅(WILMA FAIRBANK),著名汉学家费正清(JOHN FAIRBANKS)的夫人。梁林的终生挚友
1935年,在香山养病。
1935年。31岁的风采。
1936年,北平。与孩子在公园。
1938年初,云南昆明文津街9号。
1937年夏天,梁林夫妇带领同事学生在山西五台山地区考察古建筑,北平发生了芦沟桥事
变。他们急忙赶回,带着林母和子女,在日军占领之前离开北平,向大西南后方撤退。流
亡路上,九死一生:在长沙遇到日军空袭轰炸,徽在湘黔交界的晃县患肺炎发烧40度。。
。
1938年1月,终于到达昆明,在文津街住下。
1939年冬天,由于日军轰炸日益频繁,他们不得已迁到昆明市郊,住进梁设计,请人造的
一座三间屋子的土坯房。这所房子是这两位建筑师一生唯一一座自己给自己设计的住宅。
1938年之后的三年是徽最后一段健康。而梁思成以前车祸伤及脊椎,后遗症发作了。
婚后.梁问林为什么没有选择徐志摩而选择他
林的回答是:"我想我要用一生来回答这个问题".
隽永.
林徽音,1904年6月10日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祖父林孝恂光绪己丑科进士,父亲林长民,堂叔林觉民。培华女子中学毕业后赴英国留学,1924年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1925年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于温哥华结婚。
作为一个出名的才女,林徽音对于徐志摩的“你是我波心一点光”的爱最终遗弃,究竟是因为她的明智,还是因为她的胆怯,众说不一。她有着文学和艺术上的天生的聪明,也因此有着对于诗人的热情不可信任的直觉了解,所以她最后和父亲的好朋友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结了婚。
婚后,林徽音便用她的绘画才华替学习西方的建筑理论,专门研究中国古典建筑的丈夫画草图,整理古建筑遗迹。“梁的著述中的插图,都是经由林徽音的手绘。因为怕战争对所剩不多的古建筑的毁坏,梁思成和林徽音回国后便去边远的内地农村记录绘制中国古建筑的图样,生活条件的恶劣使林徽音染上肺病,但梁思成无论怎样也不能放弃那些即将被毁的古建筑,林徽音也就拒绝了再回美国养病的安排,她知道梁思成不可能没有她做助手,也只有她才能把梁思成登高爬低从许多即将倒塌的亭台楼阁庙宇宫殿中得来的草图誊正成最满意的最细致的记录。”(李安《才女的影子》)
与此同时,她和徐志摩之间的那段情,却仍然藕断丝连。连徐志摩最终发生的意外,也是为了要赶赴北京听一场林徽音的演讲而搭机撞山葬送了生命。由此林徽音与徐志摩的这段走了一生却未完的感情,也成为後世一直不解的悬谜。连她的丈夫梁思成对她感情的了解及缄默也成为另一个谜:梁思成亲自捡了一块志摩坠机的残骸,带回北京让徽音一直摆在案头直到她病逝。数年後她还继续发表给徐志摩的情诗。在她临终前,她要求并第一次见到了张幼仪,却什么话依然没说出过。张幼仪却明白了她对徐志摩的爱。
徽徽,许我一个未来吧……”。林徽音,这个徐志摩穷其一生追求的奇女子,终究没有许给徐志摩一个未来。或许,只有两个人爱到极至,才会达到林徽音对徐志摩那般的境界。爱,可以是这样的,不要说我明智,也不要疑我胆怯,爱,根本无须世俗婚姻的承诺。
如果是我,我也会选择梁思成而不是徐,可惜,你的照片中没有我最喜欢的一张林徽因的图片,她16岁时候的二张图我都很喜欢。
与浪子恋爱,与君子结婚,被才子眷恋一生,即使有遗憾,都是温暖的一生。结婚,当然选梁,林是一个聪明的人,更何况,梁的美不像徐一样是一种锋芒之美,他作为一个君子,如玉石一样,美得隽永含蓄,如果我是林,我也会这样选择,梁不是一个难以被爱上的男人,他本身的优秀不下于徐,只是大家的表达形式不一样而已。
至于改名字,那是我喜欢林却认为她做得最不大气的一件事。重名又如何?大气的人应该一笑置之,想是当年的林,还比较气傲吧。
感动,每次看到徐和林的故事都不忍泪下.........
呵呵,不好意思,我想四月天仁兄也弄錯了點東西吧? 那位令林女士改名的男作家應為林微音.
谢谢四月天兄弟的补充:)
请为林徽因正名
你的网站将作家的人名写错了!林徽因从1935年后就已将曾用名“林徽音”改为“林徽因”。改名的原因是因为当时有个喜欢写常俗情爱小说的海派男作家与她同名,以至于时人老是将海派的林徽音误作京派(梁启超的儿媳)的林徽音,心志清高的徽因为了使自己与那个海派男林徽音相区别,就改“音”为“因”。遗憾的是70年过去了,我们的作家学者们对当时林徽因轰动一时的改名史实竟一无所考,连北京大学最具名望的权威教授洪子诚先生都以讹传讹将早已废弃的“林徽音”当作林徽因写进了中国文学史。因为文坛权威的误导,今天将林徽因的名字写错的网站竟达36900个,不知林徽因在天之灵会不会安宁,更不知文学史将自己的研究对象的名字都写错意味着什么(打个小比方,后人能把“司马迁”看作“司马牵”吗?一字之差,差之万年也!)看看林徽因所有的著述吧,1935年的署名都是“林徽因”,问问当今中央电视台特邀贵宾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和她的女儿梁再冰吧,林徽因的后人将因为中国文学史将他们母亲的名字永远地错写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