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有一台正在服役的MBP2011,目前放置在单位用于一些辅助用途。由于配置落伍,已退级到官方推荐的High Sierra。
虽然是老旧机器,日常浏览网页和文书处理还是能应付(升级过SSD)。

近日发现机器有比较明显的卡顿。系统操作,如通过访达浏览磁盘中的文件列表,也有明显的延迟感。

按照经验,应该是CPU温度过高所致。即使是待机状态,平均温度也一直维持在80摄氏度。屈指盘算了一下,机器使用了将近12年,CPU散热硅脂应该也差不多要更换了。于是直奔首富家下单了一支TF4散热膏。

TF4

硅脂到货后,参考油管上的拆解视频顺利拆卸。不出所料,CPU和显卡的导热硅脂已经固化成水泥。我依猫画虎地把散热膏换上,并重新组装回去,过程没有太大的难度。

不过,业余DIY风险是必然的,这次肯定不例外。由于摄像头排线非常短,刚好和右侧喇叭位置之间只有毫米级别的松动,安装空间非常有限。我向来不是善于操作精细活,几经暴力拉扯,直接把摄像头链接在主板上的接线端子给拉断了。搜索了一遍,没有找到合适的更换配件,往后只能不用摄像头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维修过程中儿子在旁边玩耍,不小心拉扯到主机充电线,整个机器摔在地上,上盖磕碰到电脑支架,磕了两个坑。
磕碰位置

搞定后,顺利开机。打开TG看了下CPU温度,待机温度在50摄氏度左右,较更换硅脂前降低有30摄氏度。看来这机器还能战一段时间。
TG-Pro.png


又有一段时间没有更新博客。一直想写些内容,但每次心血来潮要动笔的时候,总会有些小事情打扰,最后兴致全无,就此作罢。

今天花点时间祭奠下近期郁闷到绝顶的心情,并为之做一个复盘。

工作原因

是的。每天有杂乱不堪的工作。

随着自己年岁增添,精力日渐匮乏,工作效率可谓每况愈下。外加拖延症晚期,老油条上身作祟,以往1小时的工作,现在要半天也未必有起色。

也不是没有认真检讨过问题的症结,但是始终未能从根本的调整过来。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不过上面的情况越来越明显,这会导致可怕的后果:工作状态会体现在考核KPI表上。这是我无法逃避的一道门槛。每天得过且过的心态让工作状态进入了恶性循环。

睡眠欠佳

总感觉今年夏天比以往更热一些。有这种感觉不仅仅是身体感受,还体现在我的电费账单上面。

去年同期月电费大概软妹币700,这个月电费已经达到900了。多出来的20%多的电费肯定是空调费了。随着温度的升高,我的睡眠质量断崖式下降。

再次进入恶性死循环:

睡眠不佳 ➡️️ 工作效率下降 ➡️️ 加班时长增加 ➡️️ 压缩睡眠时间 ➡️️ 睡眠不佳

信命?认命?

随着年纪增大,渐渐地感觉到自己在步入人生另外的一个阶段。空闲时间会思考更多“人生”的主题:

“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

随着个人生活经验的丰富,我也不能免俗的成为一个经验主义者。因为凭借过往的经验,可以轻易的得到一些计划的结果。但与此同时,也失去了意外的惊喜。

曾经我认为自己是一个不需要惊喜的人,但经过多年后发现,我其实也是一个喜欢游走在极端边缘的冒险主义者。准确点说是在大概率掌控的基础上走极端。举个例子:

如果一个事情成功率是98%,很多人习惯做到80%就停止尝试。而我,可能愿意花上几倍的时间做到98%。

因此,我总觉得自己在某方面是有癔症的,是一种不算严重的精神病。

所以到这刻,我是信命了?还是认命了?可能吧。

当你郁闷到无可郁闷的时候,或者像游戏一样用完所有道具后依然无法扭转结局的时候,你就开始学会摆烂。或许“信命”是一种自知,而“认命”则是一种无奈。

结尾

是的,这篇水文的结束是主题是:1、我的心情依然很郁闷。2、即使很郁闷,还是要迎接明天的太阳。


最近google域名服务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优惠。说是优惠,其实是一个规则上的窍门取得较为低成本的域名服务。

google大部分主流域名无论是新注册、转入或者续费都是12刀每年。这价格在域名市场中规中矩,不算很贵,也不能说便宜。不过现在只要选择土耳其新里拉(TRY)方式结算,原来12刀的域名,会以75里拉(约为4.5刀)结算。扣除部分汇损和兑换费用,相当于原来价格的4折。这算是近年域名行业非常优惠给力的价格了。

本站域名后缀是biz。在阿里续费价格是软妹币99块。转入google和续费的价格均为86里拉(约合5刀,折软妹币35块左右)。这是非常难得的优惠。是我持有这个域名以来遇到最大的折扣。上一次续费10年的折扣年费也要6.5刀。

于是,我把域名转到了google并续费到10年后最大的期限。这样总花费软妹币300多。近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流量接入方式也不再像以往那么依赖搜索引擎及客户的收藏夹。域名市场没有过往热门,但域名的基础服务费用确越来越高。只是,独立博客还是需要有自己的域名,这样观感上会统一一点。

域名问题解决了,但另外一个问题又来了:

博客还能继续10年?随缘吧。

域名whois


前些天把主机的PHP版本升级到8.0。博客程序typecho也升级到1.2

typecho上一个稳定版本已经是5年前的事情了。在免费项目中,这类更新速度一般会被假定为濒死或死亡项目。附着的插件和模板项目也日渐式微。我使用熊猫的模板和部分插件现在也不更新了。升级typecho后,直接500错误。

期待已死亡项目的作者会给新程序做更新匹配?不太可能。眼下只有自己动手这条路子了。

于是,我断断续续花了点时间把不兼容的模板和插件进行匹配更改,顺道也把有一段时间没有接触的PHP新版本特性给补全一下。

这次更新还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的一个小事情。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前段时间单位有个同事联系我,让我维护一个大约10年前开发的小项目。项目主要是为实现部门一个简单的需求。因为这需求实在太小,我选择用自己最熟悉的PHP方案,并独立完成了开发。这次问题也不大,只是当初没有设想那么长远,字段设置范围超限了,不算大问题。

这同事半新人,科班出身,应该不会在这问题遇到困难。但,这同事表示自己不会PHP,还来了一句(原话):“现在谁还会用PHP开发程序啊?”我思索了一下这同事的话,好像对又好像不对,然后回答说:哦,是啊。

我现在虽然用PHP的情况不多。不过,“PHP是最好的编程语言”(不接受任何辩驳)。


又有一段时间没有更新博客,新年也准备正式成为过去式。顺手刷新一下订阅器列表,博友列表又增添了几个无法更新的地址。

是的,博客圈子还在不断的缩窄。

有一段时间,我会把写博客当成是一种任务。无论什么话题内容,总要更新一下。刚接触博客的时候,也了解到有人专门以博客内容为创业手段。如今这个情况应该不多,因为成功率应该比较低。

经过这些年的走走停停,因为缺乏主题性,博客更新随性所致,基本谈不上有的质量。近日,我总在回想关于开始这个博客的初心,但是一直想不起来。可能是时间过去有点久了。心里萌生了些困惑:我写这博客的目的是什么呢?

带着疑惑我尝试复盘过往的网络生活,属于我自己的互联网记忆。web1.0向2.0时代的迈进,然而web也止于2.0,直接跳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一声。

现在想想,或许这只是我青春荷尔蒙的印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