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日常管理小技巧
有效管理的十六个模块
- 优秀的管理团队。
- 科学的战略决策。
- 完善的企业制度。
- 合理的薪酬制度。
- 有效的激励机制。
- 有效的沟通机制。
- 和谐的组织气氛。
- 详细的工作计划。
- 健全的培训体制。
- 5S管理。
- 精益管理
- 学习型组织。
- 创新型组织。
- 风险管理。
- 质量管理。
- 安全管理。
跟大家分享的几句话:
1、如果你只愿意去做轻松的事.生活就是艰难的。 但如果你愿意去做艰难的事情.生活就是轻松的
2、如何真的想做一件事,你一定会找到一个办法。如果不想,你也一定能找到借口
3、影响结果的不是斗志,而是科学
某银行全部存款为5000亿元,法定准备金350亿元,超额存款准备金150亿元,则: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多少?该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为多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350亿/5000亿*100%=7%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150亿/5000亿*100%=3%
2.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为9%,则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为多少?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为9%,法定存款准备金为9%*5000亿=450亿
超额存款准备金为50亿(总准备金为350亿+150亿=500亿)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3%
3.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提高为11%,则该商业银行准备金状况是怎样的?它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提高为11%
法定存款准备需要11%*5000亿=550亿
原500亿存款准备金不够,至少需要上缴存款准备金50亿为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9月15日起改革存款准备金考核制度,由现行的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即维持期内,金融机构按法人存入的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算术平均值与准备金考核基数之比,不得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为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存款准备金考核设每日下限。即维持期内每日营业终了时,金融机构按法人存入的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与准备金考核基数之比,可以低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幅度应在1个(含)百分点以内。将存款准备金时点法改为平均法考核,既可以为金融机构管理流动性提供缓冲机制,也有利于平滑货币市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