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liday-syndrome.jpg

长假结束,如何调节好上班心态?下面这个方法是来逻辑思维的:脱不花。

  1. 提前做好工作准备。整理好上班要用到的工具、梳理好节后的工作安排,做到心中有数,会大大缓解焦虑情绪。
  2. 调整对时间的概念。把大脑中时间的概念,从假期第几天,调整到星期几和具体的公历日期。前者的适用场景是假期休闲,后者适用于整个职场,能大大降低沟通的成本。
  3. 重视个人形象。长假之后回到团队中,是重新建立一次第一印象的机会。无论男女,令人赏心悦目,本身就是生产力。
  4. 主动接续线索。内部同事可以当面交流,外部合作伙伴可以邮件沟通:我们可否讨论一下节前暂停的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最好也给领导写一封邮件,汇报一下自己节前的工作进度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5. 将日程排满。开工第一周,日程宜紧不宜松,真正忙起来,不给自己留下大呼小叫怀念假期的时间。
  6. 主动与人谈话。开工约人谈目标、谈要求、谈计划,不仅对方脑子较空、容易安排,而且还能助推同事加快进入工作状态的速度。
  7. 动手拔Flag。放假前立的那些泼天大志,是时候兑现了。想想当时的信誓旦旦,不管最终能否实现,先向着目标奋进个十天半月再说。
  8. 少谈个人假期生活。过得不好,不应把人当垃圾箱,扰人清净;过得太好,无意间招人嫉妒,何苦来哉。
  9. 不要寄希望于通过咖啡、浓茶来替代睡眠。如果假期玩到忘记昼夜节律,最好在开工前好好补一觉,让身体做好准备。中午20分钟的短暂午休,会让整个下午充满能量。
  10. 假日里长时间高涨的情绪,使人很难静下心来投入工作。开工伊始,可以安排一些轻松的活动,如冥想、慢跑,使身体从亢奋中脱离,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11. 假期结束,积压的工作扑面而来。除了你之外,领导面临的压力更大。如果这时能以饱满的状态,挺身而出,你就是老板最需要的那个人。

via 逻辑思维微信公众号

-EOF-


漫长的假期终于结束了。
算了一下这个假期主要干了些什么?发现除了睡觉,好像什么正事都没有干哦。

本来打算把书房重新设计了一下,结果还是被拖延症➕懒惰虫给击败了。啥都没有干呢~

去了一趟台山本来打算游泳结果时间还是凑不上,结果就没有去了。不过也收获了一顿野炊,好多年没有下厨了,煮出来的东西勉强能吃吧。

希望下次假期能安排好一点~!


几天的假期,好像流水一样,说过就过去了。

这几天真的彻底休息了。流水账如下:

  1. 第一天,睡觉到中午,然后差不多时间起来到亲戚家串门到下午(我们这里的习俗是每逢节日要到亲戚家拜访。。。)。下午3点多太累了,所以又回家睡觉到傍晚,晚上到外婆家吃饭,外婆大寿。
  2. 第二天,一早起来,送家人坐高铁。然后回家看了一部舞台剧《恋爱的犀牛》。中午和一个旧同学出发到佛上乐从看了一下家具。
  3. 第三天,加班。地点:天河北路。
  4. 第四天,中秋当天,早上把车子开去换电瓶。下午太累了,睡到傍晚。
  5. 第五天,也就是今天。起来听了2个小时的音乐。中午计划看一阵子书的,刷新闻客户端刷了接近2个小时。。。磨蹭到下午4点半,开车去洗车。花费了30块钱,中途还在KFC买了一杯咖啡,涨价了从11块涨价到13块。
  6. 明天,打算去珠海游今年最后一次泳。
  7. 后天,做书房的预算。
  8. 大后天,准备第二天上班的东西。

twitter.jpg

自从有了shadowsocks以后,翻墙变得容易了。最近又重新刷facebook和twitter了。

但是上面的朋友远不如以前多了。是脱离太久了吗?貌似又不是。应该是自己的圈子都变了,不再如以前那样博客串一下门互相回访几次就能作为博友哦。现在都是你follow我都需要得到批准,留言礼貌也没有了哦。


ikea.jpg

昨天和老婆逛了一下宜家,目的很简单,就是为改造书房做一下实地考察。

我直奔主题,看类似的设计的产品或者概念的东西。不过老婆却从入口一直看到出口,而且选择了一堆她觉得不错的产品。购物貌似是人的天性,特别是女人。但是我回顾了一下自己的购物经验,发现很多我们在挑选商品的时候看上的产品,最终买回家发现其实并非如我们选择它时候那么有用,甚至不用。

我问老婆说,你买这些东西有用吗?她还理直气壮的说,既然都来了,花时间去逛街,不买几个东西回家不是浪费了吗?

—_-!这不是明显的穷人思维吗?我其实只是来看书房装修方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