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觉青年 下的文章

buy_online.jpg根据美国研究机构AC Nielsen 最新的研究调查显示,全球有高达十分之一的人口会进行网络购物,最常购买的物品除了书籍所占的比例最高之外,其次为DVD、录像机等电子性产品,而网络购票服务(比赛、飞机订位)则居网络购物产品的第四名。这样的结果显示了近几年网络购物模式发展逐获消费者肯定,电子商务行销机制成熟,依据不同的商品特性提供便利的服务,成功掳获消费者的注意、也满足其对消费者的需求,电子商务的商机实在不容企业小觑。此份调查显示,全球有6.27亿的人口曾经在网络上购物,而欧洲与北美洲有最高的网络购物发生率,有高达95%的网络使用者有网络购物的经验,德国、奥地利以及英国等三个国家高居前三名。亚洲地区国家中,南韩与台湾排名最高,有90%的网络使用者表示曾经在网上购物,而十个受访者中至少有六个人曾经在上个月进行网络购物。

最受欢迎的网络购物产品是书籍(34%),其次为录像机/ DVD/电玩(22%)、订票(21%)、衣服/配件/鞋子(20%)。而不同国家最受欢迎的网络购物产品也有所差异,例如在日本食品杂货(26%)是仅次于书籍(30%)的网络购物热门商品;而欧美国家则是机票预订最受到网购族的欢迎。

调查也显示,信用卡(59%)与银行转帐(23%)是最受欢迎的网购付款方式,信用卡方面则以Visa卡拔得头筹;而货到付款也是一些亚太国家网络使用者热爱的支付方法。

ACNielsen的Klaas Hommez表示,尽管全球已经有1/10的人口有网购经验,但还不足以代表网络购物的推行已经成功。对于大小规模不一网络零售商而言,了解品牌的公正性以及网站使用率的提升的推行时机依然十分重要。这些亦是网络购路日后的发展要素,也值得后续密切观察。


yahoo_cn.jpg
雅虎中国的首页改版后变成超级简洁,中国大陆甚至台湾大概找不到第二个这么干净俐落的门户网站。倒是颇有Google个人化首页及新微软样式的味道呢,真该好好的给它拍拍手,别说中国大陆的网页密密麻麻广告一大堆到底真的有没有效益,台湾的网站也是一样的狂加广告版位,搞的网友都被训练的过目不看了,点阅率想必是愈来愈低啰。


buy_nothing_day.jpg
检视
检视我们的购买冲动。我们真的需要另一件新衣、另一双靴子、另一条项链或者另一具行动电话吗?分享
与家人、室友、邻居和朋友分享或交换用品。许多人会很高兴地分享他们的工具、书籍、杂志、录像带、CD、汽车(共乘)…

尽量使用现金
银行仰赖持卡人使用循环利率付款的方式赚取暴利,进行转投资,这种现象是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原因之一。虽然使用起来方便,但过度依赖信用卡却常使我们陷入持续负债恶性循环。同时,银行也可能使用我们的金钱投资伤害地球的活动或事业。

支持本地产业
尽量支持本地企业,而非从本地社会赚走金钱的跨国连锁店企业。如此不仅能支持本地企业生存下去,也能节省能源的消耗(想想一件货物从制造加工运送到我们手上需要耗费多少资源和能源?)

以物易物
了解并试着回归以物易物与当地货币系统(欧美已经有某些城市开始尝试当地货币系统),让人才与财富留在当地社会。

找回修理的技术
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可以送给真正需要的人,不要随便丢弃。用旧或坏掉的东西,可以回收、修理,如此也让有相关技术的能仰赖其技能生存下来人。


nike.jpg
最近才发现自己有恋物癖倾向.对于某些东西总是抗拒不了诱惑.一看到新款.就忍不住败下去了....之前是收藏日本的珍妮娃娃.现在则深陷在收集手表的泥沼中不可自拔!偏偏我爱的都不是什么名牌如ck.gucci.dkny..等.(其实转念一想....还好败的不是名牌.不然老早就破产啰..)
目前收集最多的是Swatch手表.因为它的价格便宜.款式繁多.造型抢眼.可惜最近几季价格上扬之后.也没啥特别好看的表款.所以我的收集开始跨越到其它品牌啰!如CITIZEN WICCA和AGATHA.以及上图刚败的NIKE手表!
呼~接下来有点想败ECKO或是GUESS的大表面手表啰....


世界闻名的相簿网站Flickr有行动版,或许你曾经在别的地方看过这个网站,但是好的设计还是会让人想要再多看一次。用IE或firefox都可以顺利开启,不过当然是建议你用手机看看:Flickr Mobile
Flickr mobile的接口其实跟WEB的设计概念蛮接近,台湾的手机网站通常会在手机网站上加一大堆的说明,把原本很小的页面塞的很丑。Flickr Mobile几乎没有对页面上的连结功用做说明,就直接提供简单的功能连结,浏览照片时一次会出三张照片,让USER可以不用为了浏览照片而频频操作。
不过他最神奇的地方在于提供了一个手机照片upload的功能,我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似乎是让Smartphone之类的手机上传照片用。
Pixnet是台湾的免费相簿网站,最近也推出了行动版本让User浏览使用,接口看起来比Flickr美观,不过只支持xHTML浏览器的手机。PixnetMobile浏览照片时一次只会显示一张,不过有放映功能,使用者只要点选播放就会一次播出十张图片,是很贴心的设计。
我不会把相簿网站的行动网络版称之为moblog,这听起来跟把相簿网站称之为blog一样的粗糙,在图片的基础上,行动网站应该可以发挥更多的功能,例如:google maps......的mobile版?我实在对于google local for mobile现在要选业者、选手机、还要下载的作法感到很不友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