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新觉青年 下的文章

aol.jpg四年前AOL时代华纳的结合应该就是为了要踏出这一步吧,即使这几年为了整合这两个大家伙而摇摇摆摆被认为是DotCom界的落后者。不过看样子AOL也开始硬起来,在拥有强大(或许是最强的)媒体资源的时代华纳的全力支持下,AOL将于2006年初推出In2TV,初期免费让网友观赏100个影集(共4,800集,约3,400小时),未来可能改为收费制,并增加到300个影集(共14,000集)。除此之外,AOL也宣称他们将会纳入非时代华纳体系的影片。这也就是时代华纳AOL强的地方,他们拥有一堆的电视台及制片公司,因而拥有了这些影片的播映权,时代华纳的总裁更说希望与AOL的整合能塑造出一加一等于七的效果。AOL总裁说了句妙的,能跟同企业集团合作总比花一亿美元大钱找外人好吧,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想买AOL的原因。

[参考连结 - AOL to launch online TV]


Tradition.jpg
当代艺术馆正展出非常厉害-设计中的艺术,艺术中的设计(2005/10/8 ~ 2005/12/11)。融合了传统艺术及计算机艺术,当代艺术馆的门票都是非常特殊,这次入场卷是可吸附的磁铁材质,展出包括传统艺术中知名的阿曼及计算机艺术的东京塑料虚拟乐团-街头霸王,这两个作品皆结合最近流行的扭蛋和公仔发行外围商品;个人认为最奇特的创作是董承濂的愉慰宝贝-全家福,藉由银器、贵金属做出全家皆可使用的慰藉工具;有部份艺术品是可以触摸的,但是必须排队,所以建议非假日时段参观。在这些作品,尤其是计算机艺术,很多都具有日本东洋风格,这精致文化已经大大影响西方创作并融合,从东京塑料-打鼓机器(公仔)和街头霸王可见一斑。
延伸阅读
街头霸王中文网站
东京塑料-Opera Dude(最新Flash)法国雕塑大师阿曼 病逝纽约
Gorillaz在Apple的ipod广告,"Feel Good Inc."。


retirement_pension_1.png
城镇养老保险新规出台在即 8000亿空账有望缓解
是否真的能解决这8000亿的空帐,现在还言之过早.还有一个更恶劣的问题就是:现在全额个人缴费,苦了现在的劳动阶层,然而老现在的劳动者老的时候,能否又获得和他们现在付出的代价成比例呢.根据中华网提供的
缺口的存在...似乎没有人或部门需要为这个负责...

retirement_pension_3.png

retirement_pension_4.jpg

延伸阅读
美国/英国:养老金考验政府
你怎样赡养老人?
一场牵动13亿人口利益的变革
养老金估算例子


Google_Print.jpg
原本差点胎死腹中的Google Print计划,Google依旧使用AJAX技术,让浏览书本目录不会觉得太慢,但是部份书籍只有目录跟索引,日新月异的计算机领域书籍在这Google Print计划似乎帮助不大。后来透过Google Print找到Safari Bookshelf,这间IT领域电子书囊括几间知名的出版社,可惜每个月最少也要9.99美金才能阅读,不知有没有人愿意合资


忘掉曾有这个世界,有你;
哀悼谁又曾有过爱恋,
落花似地落了去;
忘掉,这些泪点里的情绪。
到那一天一切都不存留,
比一闪光,一息风更少痕迹;
你也要忘了我,
曾经在这个世界里活过。
——林徽音
1907年, 3 岁。典型闽粤小姑娘样儿。
林1904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是新派人物
。包办婚姻不幸福,林是她生母唯一的孩子。虽然母亲一直被父亲冷落(多妻的家庭矛盾)
,但林仍是父亲的掌上明珠。
童年全家随父迁居北平,林1916年就读培华女中。
linhuiyin_1.jpg

1920年,伦敦。花一样的16岁。

1920年4月,林长民被迫辞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的职务,携女儿赴欧洲考察。他们在欧洲大
陆游历后,9月徽以优异成绩考人英国ST MARY’S COLLEGE学习。

林长民24岁的小朋友,已婚的徐志摩在这一年与徽相识。从此他们之间悠长的故事开始了
linhuiyin_2.jpg

1920年,父女合影。

请注意徽的项链坠子,它还会出现。她的照片中首饰很少,这个坠子和另一长串珠子反复
出现。

相比之下,陆小曼,张爱玲等等其他人,就不同了。
linhuiyin_3.jpg

1924年前后,北京西单石虎胡同7号新月社院内。梁思成(前左),徽(右二)。

1922到1925年,徽随父亲住在北京景山后街雪池。从英国回来,她重逢梁启超的长公子梁
思成。在两家父亲的首肯之下(梁母不然,此为以后家庭矛盾又一根源),两个年轻人恋爱
了。梁经常到雪池看望徽。

徽那时还未曾正式开始文学创作。这张照片应该并不是他们参与新月社的印证。
linhuiyin_4.jpg

1924年,北京。左起:梁,???,林长民,恩厚之(泰戈尔秘书),泰戈尔,徽,徐。

1824年4至5月,应梁启超和林长民的邀请,泰戈尔来访。新月社负责接待,徐志摩全程陪
同并翻译。徐志摩,徽与父亲等演出泰戈尔诗剧<<齐德拉>>。
linhuiyin_5.jpg

1924年,北京。梁思成,泰戈尔和徽。徐志摩与泰戈尔和徽有一张类似的三人合影,被喻
为岁寒三友松竹梅。
linhuiyin_6.jpg

1926年5月,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学生证照片。注意:同一个坠子!

1923年5月,梁思成遇车祸左腿骨折,赴美留学建筑(清华官费)被迫推迟一年。其间,徽申
请到半官费。

1925年,二人同往宾大。梁入建筑系,徽因建筑系不收女生而改入美术系。

1925年,林长民在军阀混战中死于非命。徽大恸。
linhuiyin_7.jpg

1927年,宾大校园。

多么欢畅的笑呀。还有梁对徽的注视!

后左是他们终生的朋友,著名建筑师陈植。
linhuiyin_8.jpg

1927年,美国。前为陈植。最左一是梁,左三是徽。

徽左后是吴文藻,后来娶了冰心。

徽左边的是陈植的姐姐陈意。陈意后来是燕京大学家政系的教授和主任。一九八几年的时
候,她和我家作过邻居。
linhuiyin_9.jpg

1927年,美国。

显而易见,徽是一群朋友的中心。她和朋友大都概习惯于这种角色分配。

冰心曾比较过徽和陆小曼,形容徽“俏”而陆“不俏”。我揣摩,这“俏”也许是才气?

1927年,梁获建筑硕士,林获美术学士。两人在一个建筑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梁转
入哈佛大学研究美术史,徽则入耶鲁大学学习舞台美术
linhuiyin_10.jpg

1928年,欧洲。

1928年3月,徽与梁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当时梁的大姐夫在那里任中国总领事。徽穿着自
己设计的东方色彩的中式婚纱,还登上了报纸头条。随后,两人到欧洲度蜜月。这次的游
历,是两位建筑师的见习旅行,也是徽对欧陆亲切的重访。

1928年8月,梁启超肾病加重,加之他为梁思成联系好了去沈阳东北大学的工作,徽与梁中
断欧洲之行,取道西伯利亚回到北平。

1929年1月,梁启超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
linhuiyin_11.jpg

1929年,沈阳。

梁思成放弃清华大学的职务,到沈阳东北大学创立建筑学系,任教授兼系主任。

1929年8月,25岁的徽生下女儿梁再冰。"再冰"这个名字是纪念祖父,饮冰室主人。
linhuiyin_12.jpg

1929年,沈阳。圣洁的光芒。
linhuiyin_13.jpg

1929年,沈阳。伏案。工作着是美丽的。

东北的严寒使徽年轻时一度患过的肺病复发,不得不回京疗养。

1931年4月,日本侵略势力在东北日益猖獗,梁辞职回京,应聘私立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
,研究中国古建筑,任法式部主任。徽任校理。两人开始了他们的学术生涯。
linhuiyin_14.jpg

1930年,北京。

1931年春,徽在北平香山双清别墅疗养时期,开始了她的文学创作。

毋容置疑,她在文学上受到了徐志摩的影响。

他们在1929年重逢,两个人都比先前成熟沉静。

此时,新月社已接近晚期。

1931年11月,徐志摩在空难中丧生。
linhuiyin_15.jpg

1932年, 北平。儿子梁从诫出生。
linhuiyin_16.jpg

费慰梅(WILMA FAIRBANK),著名汉学家费正清(JOHN FAIRBANKS)的夫人。梁林的终生挚友
linhuiyin_17.jpg

1934年,北平东城北总布胡同家中。

30年代是林徽因最美好的年代。生活身体,事业创作,样样都如意。

在她“太太的客厅”里,不仅往来有鸿儒,即使是初露头角的新人萧乾或者乡下人沈从文
,都如沐春风。
linhuiyin_18.jpg

1935年,在香山养病。
linhuiyin_19.jpg

1935年秋冬。与费慰梅夫妇到朝阳门骑马回来,算为治病锻炼身体。
linhuiyin_20.jpg

1935年。31岁的风采。
linhuiyin_21.jpg

1936年。又是驴子??
linhuiyin_22.jpg

1936年,北平。与孩子在公园。
linhuiyin_23.jpg

1936年,家中。梅影。
linhuiyin_24.jpg

1938年初,云南昆明文津街9号。

1937年夏天,梁林夫妇带领同事学生在山西五台山地区考察古建筑,北平发生了芦沟桥事
变。他们急忙赶回,带着林母和子女,在日军占领之前离开北平,向大西南后方撤退。流
亡路上,九死一生:在长沙遇到日军空袭轰炸,徽在湘黔交界的晃县患肺炎发烧40度。。

1938年1月,终于到达昆明,在文津街住下。

1939年冬天,由于日军轰炸日益频繁,他们不得已迁到昆明市郊,住进梁设计,请人造的
一座三间屋子的土坯房。这所房子是这两位建筑师一生唯一一座自己给自己设计的住宅。

1938年之后的三年是徽最后一段健康。而梁思成以前车祸伤及脊椎,后遗症发作了。
linhuiyin_25.jpg

1938年,文津街院内。最左面是金岳霖,前面蹲着的是徽,后面中间一位是个空军军官朋
友。

撤退途中,在晃县。雨雪之夜,徽肺炎发作,高烧40度。旅店被逃难的旅客住满,全家在
街上奔走,无处投宿。幸好一群空军航校学生匀出一个房间。从此,梁家与这群学生结下
了友谊。

在昆明,学生们常到梁家聚会,把梁和徽当成长兄长姐。他们毕业的时候,梁林作为名誉
家长出席了典礼。可惜,当时的国民党空军与日本空军力量悬殊,装备落后,没到抗战胜
利,这十几个空军全部战死,无一幸免。

徽的三弟林桓也是空军,1941年死于衡阳空难。徽有诗写给他,其实也是写给这一群空军
的。
linhuiyin_26.jpg

婚后.梁问林为什么没有选择徐志摩而选择他
林的回答是:"我想我要用一生来回答这个问题".
隽永.

  林徽音,1904年6月10日出生在浙江省杭州市,祖父林孝恂光绪己丑科进士,父亲林长民,堂叔林觉民。培华女子中学毕业后赴英国留学,1924年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1925年与梁启超之子梁思成于温哥华结婚。
作为一个出名的才女,林徽音对于徐志摩的“你是我波心一点光”的爱最终遗弃,究竟是因为她的明智,还是因为她的胆怯,众说不一。她有着文学和艺术上的天生的聪明,也因此有着对于诗人的热情不可信任的直觉了解,所以她最后和父亲的好朋友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结了婚。
婚后,林徽音便用她的绘画才华替学习西方的建筑理论,专门研究中国古典建筑的丈夫画草图,整理古建筑遗迹。“梁的著述中的插图,都是经由林徽音的手绘。因为怕战争对所剩不多的古建筑的毁坏,梁思成和林徽音回国后便去边远的内地农村记录绘制中国古建筑的图样,生活条件的恶劣使林徽音染上肺病,但梁思成无论怎样也不能放弃那些即将被毁的古建筑,林徽音也就拒绝了再回美国养病的安排,她知道梁思成不可能没有她做助手,也只有她才能把梁思成登高爬低从许多即将倒塌的亭台楼阁庙宇宫殿中得来的草图誊正成最满意的最细致的记录。”(李安《才女的影子》)
与此同时,她和徐志摩之间的那段情,却仍然藕断丝连。连徐志摩最终发生的意外,也是为了要赶赴北京听一场林徽音的演讲而搭机撞山葬送了生命。由此林徽音与徐志摩的这段走了一生却未完的感情,也成为後世一直不解的悬谜。连她的丈夫梁思成对她感情的了解及缄默也成为另一个谜:梁思成亲自捡了一块志摩坠机的残骸,带回北京让徽音一直摆在案头直到她病逝。数年後她还继续发表给徐志摩的情诗。在她临终前,她要求并第一次见到了张幼仪,却什么话依然没说出过。张幼仪却明白了她对徐志摩的爱。
徽徽,许我一个未来吧……”。林徽音,这个徐志摩穷其一生追求的奇女子,终究没有许给徐志摩一个未来。或许,只有两个人爱到极至,才会达到林徽音对徐志摩那般的境界。爱,可以是这样的,不要说我明智,也不要疑我胆怯,爱,根本无须世俗婚姻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