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玩物 下的文章

距离上次为自己DIY电脑已经是约莫十年前的事情了。

由于入手了MBP,有一段时间没有使用PC。年初疫情,把老旧的PC主机带显示器送给了外甥上网课。剩下半退役状态的MBP2011和去年败家购入的MBP2019,作为我主力的家庭网络设备。

由于近期想编辑4K视频,搭上了宝安购物补贴的东风,入手了一个山寨的4K显示器。MBP虽然还算流畅的处理一些事务。但是在渲染的时候风扇骚动。果然还是需要一台运算能力强的设备搭救。

初期看了一下mac mini,这个配置,这个价格,还是让了。因为我是需要生产力工具。所以运算能力是我首要考虑的,同时要兼顾玩具的性价比。毕竟素穷人哪。。。

于是我在图吧泡了一段时间,本想上E5黑苹果的大船。也看了翼王推荐的仿照iMac Pro打造的配置。发现黑苹果也太折腾了。还是回归本位,踏实的跑Windows吧。因为我的初衷是编辑4K视频,而不是折腾黑苹果。

综上,我转头看了下近年来比较热的那六个字母「YES!AMD」对比了下相关配置参数还有玩家测评,确实比牙膏厂Intel香。

下面的图片是我初步配置。总体预算4K软妹币,打算入手一张580矿卡使用,一般的视频剪辑和渲染足够了。在618来临之际,希望能捡到便宜 (☆ω☆)

jd-diy.png


山狗SJ4000

今天天气放晴,有点意外。本来约了朋友去放飞机,但被放飞机了。。。无法自己去玩儿去了。
阳光明媚的日子真是适合拍照和视屏的。
顺便测试了以下山狗sj4000的拍摄效果。全程使用自拍杆完成,本以为自己的铁手已经锻炼得十分好了。结果在电脑上查看还是抖动很厉害,看来如果要拍好的影像,一个质量过得去的云台是十分有必要的。

为了最求大视觉边角畸变还是非常大的。不过这种效果其实在某些场合还是很有用的。

题外话:今天使用AE的时候发现用Media Encoder转码的速度和效果是AE自带的渲染转码效果的好得多多的啊。。。真心相见恨晚啊!

这是480P的效果

这是1080P的效果

-EOF-


phantom.png

DJI目前唯一支持售后的情况:

返航点跳变:这个我遇到过几个,在APP里面很明显看到返航点跳到另外一个地方,然后在按了返航以后飞行器向其他地方飞去导致飞丢。其实这种问题防止飞丢也很简单,因为返航点刷新的时候,APP会有语音提示返航点已刷新,另外就是多看APP的地图,若飞行器返航时不是向自己的地方飞行,在第一时间取消然后重新设置自己位置为返航点(前提是移动设备需要有GPS功能的)。当然这种问题飞丢目前来说大疆是承担责任的。

以下均被DJI认定是客户责任的:

1,电量问题,DJI宣传的可以飞行多长时间,但是前提是理想环境下。实际上因为风力和阻力等问题,有可能飞行时间短。因此,防止没电飞丢的话:看好电量,不要飞太远。飞行器会自己算电量,若电量非常低,飞行器到了一定电量就会强制下降了。提示该返航就及时返航。

2,撞击,多是在向左右后方飞行时撞击,遇到过向后撞山的比较多,其次还有在飞行时撞线。因此,为了防止这种情况。1是尽量飞高一些,在飞行之前观察好高度。2是在水平飞行前线旋转一圈在图传上看好高度。3是如果超视距,尽量让飞行器向前飞行。飞行速度不要太快,否则图传上看到线了也来不及躲开。

3,返航撞击,这个比例仅次于撞击,若飞行器飞到建筑物或者山的后面丢失了信号,飞行器触发返航,再加上设置的返航高度不高,因此飞行器在返航时撞击。此种情况见到的比较多,大都是绕飞到建筑物后面,图传丢失,遥控信号丢失,而飞行器返航途中高度又不够(P4的话在夜间飞行或者返航途中建筑物高度高于设置的最大限飞高度或者高于500米)。因此,在飞行时,最好先看一下飞行的环境,若有高楼或者山,建议将返航高度设置高一些,P4有避障,但是飞行器无法避开小的物体和晚上无法避开以及无法避开高于限飞高度的建筑物。

4,风大飞丢,多在于飞行高度比较高的时候,主要表现为飞行器向一个方向飘,反向打杆无效,正向打杆时速度超过设计的速度。在飞行环境中,高度越高,风力就越大。但是很遗憾,因为目前的飞行器没有测风速的仪器,所以无法测到风速,但是可以通过飞行器的姿态球来查看,悬停时,飞行器的角度是跟地面平行,若在悬停时姿态球发现飞行器的角度有异常,那么就可以说明当时飞行器受到风力的影响,哪个方向压低,就证明风是从哪个方向吹来(飞行器悬停时要抵御风的速度,就像水中的船,如果绝对位置不变,需要逆水航行才可以)。若角度较大,并且水平方向有了速度,那么说明风比较大,很容易被风吹跑。防止被风吹丢也很简单,先观察姿态球,发现飞行器受风的影响时,先降低高度(切记勿直接按返航,返航时若高度高于设置的返航高度,那么飞行器会以当前高度返航,而这一高度的风力可能让飞行器无法返航。)然后再手动或者直接一键返航。

5,水面飞行掉水里,这种看论坛上比较多,主要的问题是水面飞行时为什么会掉高度。精灵3或者精灵4的高度定位方式主要是依靠气压计来测量当前高度的空气密度来计算高度,而空气是流动的,所以气压计的高度精度不可能达到厘米级别,目前的民航科技的高度也是通过气压计来检测高度,而民航每个航空层间隔的高度是1000英尺,而客机的高度只有不超过25米,在如此繁忙的空域,间隔那么高的原因只有一个:安全。如果间隔过近,气压计所测出来的误差会导致两架客机相撞。而无人机不会飞那么高,但是受空气的影响也一样非常大,特别是近地面和近水面的时候,由于螺旋桨把风吹向下面,离地面过近的时候,空气会反弹。使得飞行器下部的空气密度不均衡,气压计测算的高度就有变化,飞控就会让飞行器调整高度,如果贴近水面飞行,很容易触水。而且,DJI也已经有过提醒,远离水面飞行,这可以当成是DJI的“免责声明”,因此,只要你在近水面飞行,必然是自己的责任。预防的方法也很简单,离水面高一些就可以了。不要低于水面两米。(水面上,超声波测得的高度也要低于实际的高度的)。

6,穿桥掉水里,这种对于某些人来说,是纯属作死的节奏,因为穿桥的话,桥会遮挡信号,甚至在桥上操作的话,桥面会遮挡遥控信号.一般穿桥的话是有三种情况发生:丢失GPS信号,丢失遥控信号,丢失图传信号。如果只是丢失一种,比如丢图传信号或者丢失GPS信号,那么这种还有得救,飞过了桥就可以,但是如果丢失了遥控信号又丢失了GPS信号,那么飞行器会直接下降到水面;如果单丢失遥控信号,飞行器触发失控返航会直接向上飞撞桥落水。因此,预防的话,不要穿桥,就算穿桥,一定要保证飞行器到桥底后不被遮挡遥控信号!

7,P4返航避不开低电量降落,精灵4的前视避障是个黑科技,使用视觉定位,遇到障碍物会避开,特别是返航的时候。但是晚上无法使用,除了晚上无法使用外,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在山区飞行或者在一二线城市飞行时,飞行器避障是无法避开高于最大限飞高度的建筑物的,比如上海著名的陆家嘴地带,广州的小蛮腰,返航路线上有这个,就无法返回了。更何况是有些朋友还是设置了最大限飞高度的(设置了最大限飞高度以后是无法再升高的)。另外一些特殊的建筑,设计的比较另类,上面凸出来的那种,简直就是精灵4杀手,避障上升过程中直接撞上面凸出来的那点而炸机。所以,为了飞行安全,不要让飞行器和遥控器之间有东西遮挡,特别是建筑物遮挡。

8,姿态模式,这种飞丢的多是新手,其实无人机为什么叫无人机,就是因为多了GPS,给飞行器加装了导航功能。但是这个有个前提:GPS信号正常,如果因为周围GPS信号弱或者根本就没有等到无人机搜索到了足够的GPS信号,那么无人机和市面上一两百的玩具没什么两样。就相当于盲人走陌生路。不操控无法悬停,飞远了无法返回。因此,这种情况下,除非操作非常熟练,否则不建议飞行。另外,凡是操作熟练的,姿态模式下绝对不会飞高飞远,因为他们知道这种情况飞丢了是没办法飞回来的。


文章内容摘自DJI社区,来源

-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