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客

社群网站讲求的是流量、人气、网友们的支持,如果当有一天社群网站强大到某个地步,尤其从虚拟跨足到实体世界时,其所带来的影响力可能是非同小可。台湾目前几个在各领域的社群网站,就都因为在虚拟世界里拥有广大网友的支持,进而跨足实体杂志,甚至对传统的媒体产业有所冲击。
很早在2年前便开始推出实体杂志的「FashionGuide美妆杂志」,算是台湾第一个从美妆社群网站跨足实体媒体的例子。FashionGuide执行长张伦维表示,推出杂志只是希望这是一本不经过商业化操作而印制出来的内容,可以被更多广大的使用者阅读到。
而同样是在亲子社群领域火红的BabyHome网站,因为拥有广大的网友妈妈们的支持,在今年3月初的时候也推出第一本实体的「MamiHome妈咪窝杂志」,BabyHome网站公关叶峦慧表示,为了让孕妇妈妈们获取除了网站以外的信息之外,更透过专业的医师团队以及市调单元的方式,让孕妇妈妈即使不能上网都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

另一个是美食评比网站爱评网,在今年2月时推出他们的第一本「食话实说」美食杂志,并在2天内免费发送出去一万五千本。爱评网公关刘怡如表示,网友反应都相当不错,许多当天没有拿到免费杂志的网友都还回到爱评网的网站上询问要如合索取,因此爱评网后来又将杂志内容电子化,推出线上版的「食话实说」,让网友自行下载,单一天之内就有二千多次的下载量。
这些社群网站都是在各领域聚集了相当多的人气以及网友的支持,进而跨足到实体杂志,在传统媒体不景气的状况之下,反而这些社群网站所推出的实体杂志还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尤其像「FashionGuide美妆杂志」并非免费赠送,但张伦维表示,即便在传统媒体不景气的状况下,「FashionGuide美妆杂志」的销售量都还可以达到发行量的六成,并且杂志部分的营收也未亏损,这样的消息比起其他传统杂志亏得亏、倒得倒,社群网站跨足实体杂志的表现实在令人感到惊讶。


Google图标8

Google于3月11日宣布开始测试行为广告服务,不过Google将其称之为「以使用者嗜好为基础」的广告服务。

以往Google的目标式广告服务多半是根据使用者所输入的特定搜寻字符串,或是网站内容与服务的属性提供相关的广告,例如当用户输入数字相机搜寻字符串时,搜寻结果页会出现许多与数字相机相关的广告,或是在数相机讨论区提供数字相机广告。

不过,现在Google开始根据使用者所造访的网站归纳使用者的嗜好,以便在即使非特定内容的Google联播网络上也能提供关系型广告。例如当Google发现使用者经常造访运动网站时,也会在用户造访的3C产品或其他网站上提供与运动相关的广告。

Google产品管理副总裁Susan Wojcicki表示,Google开始在YouTube及其他合作网站测试嗜好广告服务,依照使用者经常造访的网站将广告分类,诸如运动、园艺、汽车或宠物等,一方面可提供使用者更有用的广告,另一方面广告主亦可获得更高的投资报酬率。

对于侦测使用者行为而产生的广告服务近年来引起隐私权团体的挞伐,2007年九大隐私权团体联署要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保护网络用户的隐私,不被追踪、储存或是被营销及广告服务所利用。美国政府一度考虑订定法令规范行为广告,随后今年2月FTC公布在线行为广告自律准则,希望可透过业者的自律达到隐私保护目的。

为了确保使用者隐私,Google展开行为广告的同时亦祭出多项配套措施,包括在广告上嵌入一说明标签,用户点选该标签了解Google提供广告的方式,以及Google利用哪些用户信息来提供广告,展现信息透明化;此外,Google也建置一广告优先管理工具,陈列所有使用者浏览的网站分类,并让使用者有权删除或新增有兴趣的类别;最重要的一点是,Google亦允许使用者退出此类的广告服务。

过去行为广告备受争议的原因包括未经使用者同意即进行追踪、使用者无权选择不被追踪,以及使用者担心业者会滥用所搜集的个人资料等,但Google与新颁布的在线行为广告准则皆已解决了上述问题。此外,Google亦尝试说服用户,指出广告是数字经济的泉源,它让用户得以享受现在网络上各种免费的内容及服务。

去年4月Harris Interactive曾发表一份调查,显示有59%的网友对于业者追踪他们的网络行为感到不自在,但在这些网友理解行为广告自律准则后,感到不自在的网友比例下滑到45%


国内博客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踏入了公元2009年。信息化随着网络技术的推广与发展,时至今日,可以说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在这个日益彰显个性的时代里面,人们在信息化的渠道中,不断找寻可以寄托,可以宣泄,甚至是一个可以消磨时间的空间。当然各种现象带来的商机总会鼓动着向往成功的人们不断尝试更多样的表达。博客,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号,它要么就这样死去,要么就进化成为新一代博客,以抵抗来自其他各种媒体带来的毁灭性的侵略。国内几大独立博客服务提供商也在不断的探索,探索适合中国网民口味的服务平台,适合自己生存的发展道路。竞争是残酷的,但是就是这样恶劣的竞争环境最能体现人的光辉理念和不断探索的勇气。博客时代过去了
纵观时下的IT新闻,甚至是业内的信息媒体新闻,到老土的报章杂志,我们都很少再会有博客,blog这个词的出现了。所以,它已经是一个过气的词语,一个被信息化时代迅速鼓起,又急速回落的词语。回忆中,几年前,博客是一个新概念,新思维。不过现在已经是名人的专属了。国内的博客服务,从开始时候的个人自主博客建站,到一批提供博客服务的专属站点,然后到今日的门户独揽博客资源的局面。人都兴奋过,人都向往过。
想想博客的作用的变化吧:博客从最开始的说说自己的故事以记事方式让别人看看、谈谈心思;发展到一定阶段用户使用博客来暴露自己的隐秘让好事者围观之,而获得分享的乐趣;再发展,博客也是一种不错的赚钱工具,左右拼凑整合一些信息,俨然博主就是一个编辑,来围观的博友便是来品尝博主这个个性的编辑调教出来的香浓信息奶茶;到现在的博客功能被门户网站滥用,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培养访客的归属感。
博客在现在是可悲的。随着个人博客建站的减少,我们或者应该用一种平常心去看待。看待博客其实只是网络中的一部分,它并不是全部,它应该回归到它应该有的位置,不应该被放大或者缩小。它属于爱写作,爱表现的人的。因为它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表达平台。

博客服务商转营
随着SNS的掠夺性侵蚀。看看博客大巴和开心网的对比。不能不让博客服务提供商汗颜和忧心的。自从马云提出"过冬"论后,IT网站也迎来了漫长的冬天了。诚然,传统博客服务商向SNS是一条捷径,过程无须花太多成本,因为他们本身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技术实力还有人气。然而,在传统的博客网站利润分成下滑的情况下,SNS目前还没有进入实质的盈利阶段。所以,对于要将博客服务向SNS转型需要面临抉择。几大博客服务提供商对自己的方向也进入实践性探索阶段了。现在我就抓个典型来描述下自己的看法吧。

尚博

尚博,前身名字叫"博客中国"。可能是为了和blogchina区别开来而这样做吧。刚开始的时候,它应该是国内比较有名气的了吧。它提供的博客服务易用性比较强。在国内,普遍是DIY欲望不高的受众,所以它的出现无疑是让不懂技术的外行人能近距离的使用博客宣泄自己文字表达欲望的了,从而占据了不少市场。但随着发展,竞争的压力增大,还有其他技术原因,其访问速度越来越慢,而且不符合搜索引擎收录规则的页面设计,慢慢的,人们都转投到速度更快,更方便的博客服务商了,这让其失去了更多的用户。面对四面楚歌的压力,去年,其方向调整为时尚、家居、旅游、图片四个部分。有打算走热门资讯线路,但是刚打开其首页,广告率达50%,这样过渡广告化的站点,拿不准广告和内容分配的拱杆的客户只会离其越来越远

博客网

未完,有机会再续吧


小沈阳

2009年新年差不多过完了.终于有空在这里发下牢骚,招一下闲人辱骂鄙视一番了.
忙碌了一年,难得有长假可以轻松一下.春节,是一个属于休息聚会的节日啊.毕竟,国人还是很注重这份难得的亲情交流的.
年三十晚,也是春晚开播的时节吧.长这么大,说真的,我看春晚从未超过半小时,原因大家可以在这里找到.今年我乘广告空档转了一下台,看了一部分.是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要不是冲着赵本山的名气,我还真不会看。因为之前也没有看过赵本山的小品,虽然看很多媒体报道说怎么厉害怎么了得,但是他的风格并不合我口味。故从未看过其小品。也因为这个原因,就看了这个《不差钱》开始,两个人上场,以来就是满嘴的东北话,大概意思能听懂,但是要问我具体是说的什么话,我却不能直接帮他原文复述出来。这让我很反感!联想起这十几年来强行推广的普通话,就觉得纳闷的了。在广州,方言是粤语。这个祖祖辈辈继承的母语被无情的请出了学校,媒体等等。然而在号称国家最高传媒的CCTV上上演了这么一场东北方言节目,实在让我对这种区别对待反感,试问上演一场纯粤语的节目在春晚行不?答案不言而喻了。
虽然心理纳闷,但是抱一种不试不知道,没有参与没有发言权的原则,我硬着头皮往下看完了这个小品。
小沈阳还有一句台词是"妈呀,我的妈呀"总让我感觉别扭,第一个"妈呀"总觉得是脏话。可能是大家都习惯了这么说不太敏感,但是作为非北方语系出生的我,就很有感觉了。这样一个时段播放的节目。。。唉
看完整个小品,我,没有笑过。不好笑!看观众鼓掌和笑,可能他们觉得很幽默吧。但是,幽默什么呢?还有小沈阳和那个小女孩的唱的不知道是不是录音的。再有,整个作品构思空洞,故事前因后果毫无关联,不可理喻。也不能算是什么好剧本。评奖拿了二等奖。样子应该是CCTV给老赵一个面子了。
最后,总结。看完《不差钱》,我对CCTV春晚的看法并没有丝毫的改变。


obama.jpg

奥巴马终于上任了。混合了政治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新闻充斥在各媒体的头条,目不暇给。作为地球上综合国力NO.1的国家领导人,受世人瞩目这是肯定的,第一位有色人种入主白宫也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作为远洋之外的瓷都人,我对其报道多趋娱乐性看待,毕竟他的影响力能波及我的机会不大。不过奥巴马就职当天我在上班的途上,收听广播评论说的其中一句话颇为深刻。报道指"俄罗斯对奥巴马就职不甚乐观,普京说:我深信,最大的失望源自最高的期望。"普京的话,说在点子上了。曾经的美苏争霸到现在的美国老大哥,世界经济机器运行这么多年,也该出故障了。国人三国不是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吗?几十年过来了,虽然大小动荡不断,世界总体是和平的,是到要重整世界规则的时候了么?我想,普京开始有这样的顾虑了。究竟奥巴马夸下的海口是否能兑现,我们就拭目以待了。
被奥巴马烦透了的那几天,我也看到了一些相对低调的新闻。关于新联通要上马WCDMA的消息。所以,两个本来有意义链接的新闻主题便被我思绪混到一起了。联通也曾使用过一段时间,相较移动,它断送市场给人感觉是必然的,我可以负责人的断定,CDMA在中国是给联通给做臭做坏的。虽然,拿联通移动比较,好比拿两个烂西瓜互相比划选好坏,显得意义不大,但实属无奈。在中国,寡头垄断当道,我们只有折腾着接受吧。对联通的WCDMA上马,我也抱普京对奥巴马上任的态度吧。联通,上马WCDMA极有可能走CDMA的老路,彻底衰败。我以移动TD和联通WCDMA对比下。
其一,各自优势
虽然移动TD是扶不起的阿斗,但是它的优势就是有人扶!在这个"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的社会,产品也不例外。所以TD绝对是有好爸爸,而且不只一个,起码有两个,TD美其名曰国有3G它的原生爸爸就是咱们强大的zf,随便搞个政策就能不让别的3G标准进入中国,你说强不强,要谁生就生,谁死谁就要死。TD的干爸爸中国移动资金实力雄厚,现在TD就在干爸爸家里养着,虽然不长进,但是也会长胖啊。所以,这个阿斗还是有杀伤力的,是与生俱来的优势,天时地利优势。
联通WCDMA,这个优势是来自外部的。受大环境影响WCDMA是王道啊。国内销售的水货手机3G制式的,起码有9成以上是WCDMA。试想一下,假设水货手机占手机市场的10%,那也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了,这部分用户,无需对其手机作任何改变就立刻能便捷的使用联通的WCDMA,这是阿斗TD所不能具备的优势。其次,WCDMA绝大部分都带wifi,在今天wapi苟延残喘的今天,这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毕竟wifi绝大部分时间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是个免费的东西。再者,时下拥有WCDMA手机的人都是具备一定消费能力的用户,这是3G业务消费的主要人群,拥有了这么庞大的备选客户群体,简直不能小觑。我想现在用WCDMA手机的用户,不会是为了监视老婆老公而设置的工具吧哈~所以联通具备人和优势。
第二,移动精明,联通是个轻浮的小子
同时享受过这里两个移动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联通发育的不是很好,很多本该由信号的地方,联通总是找不到网络,救人于危难中的,绝对不会是联通的电话,人都有斯德哥尔摩候群症。虽然被移动压迫的很苦,但是只要移动给些甜头,人们很多时候就忘记了它对我们使的坏了。舍弃不得的感受。所以,它精明在于能把握用户的需求,合理调配怀柔度。联通走路不踏实,做事又马虎。曾经试过打客服,客服居然骂不耐烦的摔我话筒,汗啊,那个是。后来我投诉该客服,投诉后让我挂线等回复,居然石沉大海,到目前还没有收到回复。啊,太那个了,这是服务业吗?

累了,不想太多了。移动TD想成功,我觉得应该借鉴动感地带的经验,把3G平民化,具体化,何不先让用户尝试下功能,培养客户的习惯和兴趣,然后再推广呢?而联通WCDMA想成功,联通把基础的信号还有客服搞好,重塑一个新的形象,多做社会调研。我收到过数通移动的调查电话让我提改善建议,但从来没有联通的电话来过,联通太懒了,钱花在实处是有价值的。
最后,回滚下普京的话,意味深长啊。联通,你会让人失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