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QQ群里的朋友

我知道的两个捐款方式,大家有能力的话也可以尝试一下。我选择的是第二种方式。

1) 在QQ网站首页,在左边选我要捐款,也可以直接点这里进入,这是是捐到李连杰壹基金的,不是捐到红十字会的,钱还是不经过咱自己的组织为好,原因嘛,大家都知道的。虽然壹基金全称是"中国红十字会李连杰壹基金",是因为在中国NGO式要有挂靠组织的,就像学校里的社团,是要挂靠在团委下面的,虽然团委通常什么也不管,原因嘛,大家都知道的。

2)还有一个地方可以试试,就是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

下面的链接是直接捐款的。只能使用VISA,万事达,还有JCB的信用卡支付

https://web.redcross.org.tw/donate.aspx

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钱还是不要经过咱们的公仆的手为好。

点击这里查询当日人民币兑换新台币汇率走势



QQ群

自从QQ取消了聊天室服务后,自然QQ群是聊天室的一个重要的替补.QQ群优于聊天室的特点也很明显,虽然都是基于某个很明显的原因而加入,但后者的成员相对固定,而且后面是一个IM这样强大的私聊+交友工具做后盾,所以QQ群替补聊天室,甚至可以说是QQ的基本构成部分一点不过分.但是相对于QQ聊天本身来看,QQ群对于普通用户的作用其实不大.
本人QQ里面有大概30多个群,我参与群的目的也是比较多元化,大抵可以按照成员间关系来分分类:同学关系;业余兴趣;喜好的一个电台节目;游戏;用同一款程序......所有这些应该都归类为共同兴趣或目的的加入吧。刚接触群的时候,大家的发言都是踊跃的,因为新鲜。但是久了就没有什么话了。根据我多日的在群里自言自语、刷屏甚至是胡闹测试得出下面的几点结论,希望能给大家对群看得更深刻。首先,群里的人关系。
在我看来,群里的人的关系大抵分为三种。第一种,在网上现实中都相互熟悉的人,这些多见于同学群。第二种在网上很熟悉,但是没有见过面的人,这些多见于讨论区中的某些专设群,属于论坛的一个附属延伸。第三种就是完全陌生的,只是因为其他原因被困在同一个群里面,但是相互不对话的。第三种关系存在于大部分的同学群以外的群中。
其次,究竟群该多少人才合适?
这个问题很考究建群的人,也考究了腾讯的策略。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普通群100人,vip的有多个档次,最高500还是1000人。我在的群最多的有300多号人,最少只有5-6个人。在我感觉上看,除同学群以外,普通纯粹为交流而设立的群最好50-60号人。因为按照刷屏的10%的聊天欲望来看,6个人刷屏1次都占据了普通QQ群窗口的80%了。所以这样的聊天节奏也差不多了。如果再增加一点人,屏显速度就过快了,聊天的人应接不暇,很多问题都跟不上答案,这样就严重影响了聊天意欲,打击了聊天者继续聊天的冲动,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恶心循环,造成人很多,但是发话的永远也只有那几丁人的胖子群。同时,对于很多其他不太意欲参与聊天的群成员也是一种骚扰。
那么人少的群呢?据我观察同样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人口基数少,能供应的聊天话题自然就少了。要不每天都来回聊同样的无聊话题打发时间,要不就是剩下几丁人在那里对骂。对于这样贫乏的话题,很难点起众人参与讨论的激情的。久而久之,不聊天的就永远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最后还是那常聊天几丁人人哪里每天瞎吹,所以这样的群,也是不良的群。
最后,作为群成员,该怎样选群。
你加入某个群,并留下下。肯定有你的目的的。所以即使你是群发话最多的,抑或是沉默的大多数的其中一员,群,始终有你需要的东西。但是群处理的好,可以让你的信息渠道更加扩充,朋友圈子也可以膨胀不少;不过事物也总有其反面。如果群选的不好,也会对你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果你是群里的发话表表者,群聊天记录有20%以上是你创造的,那么你就要注意了。因为群里多半是闲聊模式的,参与的人较多,想认真讨论话题还真有点困难,交流利用率应该不足30%,所以你的时间也是多半浪费在上面了,说白了,就是在上面浪费时间了。如果是沉默的大多数的一员,那么你也会受到群不程度的骚扰。譬如你在想一个工作方案,和QQ里面的某个朋友在商讨计划要领,同时也会在google里面查阅点资料,这样就麻烦了,群有一阵子没一阵子发几个朋友的表情或者闲聊话题来,这真是一个骚扰。屏蔽群吗?又怕日后忘记恢复,丢失了一些重要的交流信息,不屏蔽又影响手头的事情。说来说去,你是不是有点想放弃使用QQ和朋友联系较重要工作的方式呢?其实说白了就是给群害的!
所以综上看来,我觉得QQ群的聊天作用不是聊胜于无,而是聊劣于无。联系朋友,乐乐,还是发个mail list好,起码针对性很强,而且乐子也是很充分的外加多了一份期待呢~


人们在耗费时间的过程中,往往凭直觉处理问题,即使是有了一定的时间管理水平,也免不了要受感情的左右而难于摆脱经验的束缚。你善于管理时间吗?从1个时间管理测试上,复制最强悍的结果过来,得到的这20条.哈哈。

1、 星期天您早晨醒来时发现外面下雨了,而且天气很暗,您将怎么办?
按照以往的生活规律,从容而有次序地穿衣起床。
2、 吃完早饭后,您还有一段自由时间,然后才去上班,您怎样利用?
按照预先写好的工作程序单进行,或按标准工作程序,充分利用这一段自由时间,并收到了较好的效益。
3、 您上班后,面对纷乱繁杂的工作,将怎样开始呢?
首先把一天的工作按重要的程度、价值的大小、时间的紧迫冷静地分析一下,排出一天工作的先后顺序,并能坚定不移执行,排除任何人的干扰,哪怕只完成了前两件重要的工作。感到每天比较经松。
4、 当您的工作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您将怎样处理?
开始总结自己的工作时间分配是否得法,找出可以节约时间的方法,如把应由自己完成的工作授权别人去做,从效率和效益的观点出发重新安排自己的时间。
5、 当您发现了自己近来时间浪费的现象太多时,您有何感受?
感到应当从现在起减少浪费时间现象。
6、 当一件工作摆在您的面前时,您将怎样处理?
分析这项工作是否必须自己去做,如自己做将在何时完成,达到什么程度,开始有了一个小计划。
7、 您发现工作时时被人打断,您怎么办?
开始采取措施,分析原因,若越级找自己的人多,说明授权不够,下级责任不清。开始规定严格的接待时间,或者采取"隔离"的措施和"绝缘"的方法。
8、 当您开会的时间太多,每天都有很多需要应酬的会议时,您如何处理?
果断地以会议对企业和自己的目标是否有影响、有无贡献为依据,而决定会议的参加与否,对组织和个人均无贡献的会议(纯应酬性质的)谢绝参加。
9、 当您外出旅行,在旅途上,怎样打发时间?
有计划地运用旅途中的时间思索一些问题或阅读一些书刊,或构思一些文章等,总之有所收获。
10、 当您工作或学习的效率不高时,您怎么办?
把工作和学习暂时停一来,转换一下兴奋中心,待到效率最佳的时刻到来时,再高效率地学习和工作,您不以工作时间的长短为准绳,而是以效益为标准。
11、 在与人谈话时,对方已离太远时,您怎么办?
提醒对方,取得谈话的主动权,可说自己还有一个会(或有别人等着),请能尽快结束谈话,可询问对方有什么事需要自己办。
12、 当您工作出现了失误或失败时,您怎样处理?
总结了经验,着眼于未来,并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今后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
13、 在您阅读时,怎样进行?
有明确目的的阅读,运用快速阅读法加强自己的阅读能力,并能掌握阅读的技巧。
14、 当您主持开会时有人迟到,您如何处理?
了解一下迟到原因,告诫下属今后要按时到会,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下不为例。
15、 当您要写一份总结报告,而写完大约需要十小时,您怎样开始?
用二至三天的时间进行思考,然后连续写下去,一气呵成。
16、 当您在作报告或讲课时发现听讲的人在睡觉,不注意听或互相说话的声音很大时,您怎么办?
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讲话不受欢迎,大家对它不感兴趣,自己讲了很多不必要的话,立即采取措施,一是结合实际,讲大家感兴趣的问题,风趣一些;二是赶快把讲话结束,因为再多讲一分钟,就多浪费大家一分钟的宝贵时间。
17、 您有一件工作(比如编写年度计划)需要布置下去,您采取什么办法?
用电话向主管人员通知(或召开电话会议传达)。
18、 您每天晚上(或早晨)对第二天的工作时间怎样处理?
书面写出第二天的时间安排计划(先安排最重要和紧迫的工作)。
19、 您对生活的态度?
轻松愉快、节奏明显的生活。
20、 您的手表经常处于什么状态?
经常比标准时间快一些。


创业公司的用人之道

作者:查立
创业不是用钱就能堆得出来的,创业是人在创造伟大的事业,"人"是创业中最关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大公司招人容易,可以在报纸上整版整版刊登招聘广告,自我吹嘘什么世界500强啊,什么福利好哇,什么培训计划、职业生涯呀,天花乱坠说得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小弟弟小妹妹们人人心里痒痒的,像小狗崽儿们见到了屎...不不不,对不起说错了,像蜜蜂见到了鲜花,恨不得钻进那里面去一辈子干到老。

创业公司没有钱,要门面没门面,要排场没排场,如何才能找到好人、高人?而大多数前来找工作的人除了在乎公司支付的工资福利以外,最看重的是"安全感",创业公司都是汪洋中的小舢板,毫无"安全感"可言;创业公司也不像大公司,没法用"品牌"、"资本"来支撑人们的信心,而摆在创业者面前痛苦的现实是:创业公司必须要有精兵强将才能去挑战大公司,去颠覆大公司,去抢占大公司所意识不到的市场机遇......识人和用人

创业需要精兵强将,需要搜罗天下高人,最简单的方法是在网上找,你把年龄、学历、工作经历往招聘网站上一输入,电脑会自动为你配送所需要的人才,即所谓网络"速配",在这里,"人"和你去商场里买的"货"差不多,你提出硬性指标,机器马上给你提供"速配"的结果。仔细想一想看吧,这种"速配"方法也许给猪配种可以,给创业公司配人,能行么?!

创业公司里的精兵强将是很难完全按学历、工作经历来挑选的。一个名牌大学的电脑博士,又在跨国大公司里混到了副总裁的职位,此人是不是有能力、有兴趣到你寒碜的创业公司里任高管,带领一家小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亏损到盈利,天晓得。

大公司里的人才和小公司里需要的人才是不一样的,无论他们的能力,价值观,做事风格、奋斗目标也都大不一样:

大公司里人浮于事 创业公司里没有肥肉
大公司里得能说会道 创业公司里得少说多做
大公司里层层官僚 创业公司里说干就干
大公司公务舱五星级宾馆 创业公司经济舱+如家经济房
大公司每天8小时 创业公司每天16小时
大公司一人干一件事情 创业公司一人干十件事情
大公司里阿姨扫地 创业公司里老板扫地
大公司里人人都是螺丝钉 创业公司里人人都是一条龙
......

让精兵强将们放弃大公司里舒舒服服的职位、薪资、福利,以及按步就班的升迁机会去跟你上梁山、上井冈山,夜以继日、年复一年地艰苦奋斗闹革命,凭什么啊?还不是因为你,创业者你的伟大愿景、你的崇高信念、你的个人魅力感动了他们!人们从你身上看到了比大公司更美妙的远景和机缘,于是他们"投资"了你,他们把自己的光辉前程压宝压在了你身上,前来投奔你跟你奋斗。

精兵强将们不会逆来顺受,也不是那种你发号施令他就立正转身起步向前走的人,精兵强将意味着比你强的人、和你观点不一致的人、难以驾驭的人、甚至是你不喜欢的人。

搜罗和降伏精兵强将需要有宽广的胸怀、耐性、宽容、智慧。创业者要能够从与你不同的观点、性格、能力、风格中,透视出谁是你能力的补充、提高和延伸?

创业者要能够给新人以机会:如果有人本来就是个大公司的副总,再来你的小公司里当副总,未免会有大材小用的感觉;如果有人本来只是个大公司的部门经理,到了你的小公司被提拔成了副总,他肯定会想努力搞出些名堂来大显一番身手;

创业者要有耐心:本来学电影编导的,现在满腔热情来做软件编程,不管他是多么的勤奋好学天资多高,总得给他些时间、容忍几次失败吧?本来只是个部门经理,现在当上了公司COO,第一次编写公司的运营手册,总得耐心让他去学习酝酿、反复修改;

创业者要严格把关:人招进来了并不等于招聘大功告成了,你得在试用期里仔细观察确定,此人到底是不是完全合乎你公司的需求和要求。说句难听话,世界是个大舞台,人们涂脂抹粉乔装打扮、忙忙碌碌各显神通地在各个角落里忽悠别人的钱,要在茫茫人海里找到个真正有能力、可以信赖的好人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容易事情。

激人和留人

曾经有个小厮大言道:A类人才找A+++类人才,B类人才找C类人才,C类人才找N类人才,N 类人才找Z类人才......

此小厮勉强算得上是个A类人才,A类的人才找A+++类人才,小厮也带了个头,虽然他自己有点像是个山寨机公司的创始人,但小厮他竟然斗胆爬到了百事可乐的镇山之王斯考利的肩膀上,踮着脚尖对准大王的耳朵大声说:"你愿意老死买糖水,还是原意跟我去改变世界?!"小厮的这句话,如醍醐灌顶让堂堂不可一世的百事可乐的全球CEO斯考利楞住了,一句话使得斯考利夜不能寐,第二天一早决定舍弃江山,投奔曹营。

小厮就是乔布斯,Apple的CEO就是这么被小乔给忽悠来的。

"人"是财富,是创业公司里最大的投资,创业公司招人和VC投资一样,有三部曲,第一步是要招进高人来(等于VC找好项目);第二步是要试人驯人,看看是不是货真价实,能不能得心应手(等于VC的尽职调查);第三步是留人走人,好人留下,不合格的走人(好的项目VC投钱,不灵的项目VC说拜拜)。

创业公司里尤其需要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创业公司招人不妨让它变成一件团队的事情,发动团队来挖人,每个人都分配到一定份额,要推荐进来比自己强很多的人,要他们去把以前公司里的优秀上司都挖进来,面试的过程也可以全员参与,当人人都觉得应聘者出色,而不只是老板自己看中意的人,才能被招进来。Google最初招聘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全体员工面试,一定要获得全票赞同才能进门,所以Google初期找进来的人过五关斩六将自己都是精兵强将,听说Google现在还坚持这个传统,不知道这种小公司的方法是不是还可以适应大公司的环境,要是新招聘一个人需要经过几百几千人的一致同意,那进来的人必须十全十美的、没有缺陷的、没有棱角的、因此也没有性格的啦。

创业公司招到了高人,要大胆地提拔使用他们,也要慷慨地激励他们,并且牢牢地留住他们,高人当然都是值钱的,但是创业公司银行账号里能够取出来收买人心的银子太少,只能画饼充饥,把公司的股份拿出来慰劳一起打天下的弟兄们,创业公司的股票犹如一张张美丽的图画,对于"信徒"、对于相信的人来说,它就是钱,而且是大钱,在不相信的人眼里,就是一文废纸。

创业公司里的股份和期权意味着公司的未来,创业者弟兄们想好了再动手,可别大意啊,尤其在你确定公司最初的股权、期权和价值的时候,如果犯了错误,日后是很难改正过来的。

股份

创业公司的股份通常是在创业最初就必须确定下来的公司权益。

最原始的股份分配方法就是按出资比例确定,你钱多能多出钱,你占股份的比例就大,我钱少出不起钱,我的股份就少甚至没有。这种以出钱比例决定股权比例的方法在VC的眼睛里是不合理的(哈哈,终于找到一件要大谢特谢VC的名堂了)。因为从VC的角度看,一个创业公司的价值,不是投进去的钱的多少,而是创业者的努力,创业者使得公司的价值不断放大,因此创业者投入很少的钱甚至不投钱,也值得让他们拿公司股权的大头,VC投进创业公司里一大笔钱,通常只会去占公司的一小部分股份,这样可以让团队看到了自己的价值,让他们会有足够的动力去拼命为创业公司的业绩增长而苦战。

举个列子说明一下,如果两个创业者各出10万元钱各占10%公司股份,而投资人投入的80万占了公司80%的股权,那么这家公司的总价值是100万,全是金钱票面的价值,"人"在这里面体现不出任何"价值"。

如果还是这两个创业者,VC出了1000万拿了20%的股份,而两个创业者没有投入实际的资金,他们投入的是Idea,加他们的全部时间和精力,在这个例子里,两位创业者各自的身价已经达到了2000万,和上面一个例子比较一下就不难看出哪一个情形中的创业者会为公司卖命更加爽气。

当然VC出了1000万只拿了20%公司股份是有一定计算和认价方法的,但这里更重要的是VC对创业者的"信念",从某种角度说,创业是一种信念、创投也是一种信念。

当然,在VC还没有进来之前,原始的创业股东们确定自己的股份,一方面可以由出资多少决定股份的多少,另一方面也应考虑每个人的能力、作用来相应决定所持股权的比例,创业公司的股权大可不必搞平均主义,千万不要弟兄几个相互客气相互谦让,要坚持一个公司里必须有一个核心的人物,坚持贡献多的人就应该理所当然多拿些股份,贡献少能力差些的,就相应少拿些。比如说可以把50%的公司股份按照出资比例来确定,另外50%按照创始人的能力贡献差异性地分配。创业公司的股权要尽可能合理化地分配,这样才能保持团队长期合作的公平性。创业者们应该开诚布公从第一天就合理分配公司股权,关键的问题大家先说好,不留任何后患。

期权

创业公司里除了原始的创业团队以外,还会不断进来新人、新的精兵强将。公司的股份是吸引、激励、留住精兵强将的最好手段。给后来团队的股份,严格地说叫"期权"。也就是说这些股权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成熟,比如3年。

举例来说,创业者从大公司里挖来了一个CTO,同意给他10%的股份并和他签署了他持有10%公司期权的文件。如果这个CTO人尽其能非常出色,到了第三年底,3年期权成熟,他就实际拥有了这家公司10%的股份。如果因为某些原因,这位CTO在创业公司里呆了一年就决定离开,那么他的10%的股权只成熟了1/3,他离职的那天应该把他的所持股份做一清算,他该拿到的1/3,即3.3%的股份就应让他正式合理持有,剩下没有成熟的2/3,即6.6%应该返还给公司。返还的6.6%的公司股份是留在公司里的而不是又落入了谁的腰包,当进来了一位新的接替的CTO时,这6.6%的股份可以用作第二位CTO的期权给他(她)。

创业公司的股份和期权是动态的,一方面,随着每一次的增发(比如进来了新的投资人),每个原始股东的股份百分比都会出现相应的稀释,另一方面,每一个VC都会要求在新一轮VC投资进来时,再重新划出一部分公司股权来留作为吸引更多精兵强将加盟的"期权池"。

创业公司的股权在最初的时候可以用百分比来算,但是随着公司股本数的扩大,公司价值的增加,公司中持股人数的增多,以公司股票的绝对值而不是百分比来计算期权可能会更加合理。比如来了一个市场总监,公司决定授予价值100万元的期权,公司这时有可能已经发了上亿的股票,所以这价值100万的期权加在一起可能连1%的公司股份都不到,但是按照公司每一股的实际价值计算,这不到1%的股份的价值可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100万元钱。

融资也是一门艺术,创业者们在融资的时候不应该胃口太大心太黑,一下子融太多钱。按一定周期融钱,比如每12-18个月融一次,而且每一轮融资都做到成倍的溢价,每一次溢价都是新投资人对你公司的价值认可,真金白银,货真价实;在不断的溢价过程中,团队们看到了公司在成长,自己手里的股票也在增值,因此他们对你创业者的信心和崇敬之情也会不断提升;公司里老员工手里的股票的增值幅度一定比新来的员工更多,股权和期权像一座金字塔,起到了凝聚团队和稳住留住好人的作用。

斩人

创业公司像是淘金用的箩筐,大浪淘沙,把优秀的人才留下来,让他们闪闪发光,让经受不了考验的沙子冲走。炒人鱿鱼会伤人感情,产生后遗症,《资治通鉴》里也没有详细的方法指点,所以冒昧提几条建议仅供参考:

1. 充分考虑,绝不后悔。炒人鱿鱼,人家会有心灵创伤,所以即使被炒者是你原来两小无猜的朋友,你大义灭亲,果断处置,人家不一定会对你有理解之心,大家共事不成,朋友恐怕也就此了结。

2. 充分准备,后路铺好。炒人鱿鱼,此人的案头工作立刻要有人跟进,比如客户的衔接,马上派一名更加有经验的同事去打理。

3. 快刀斩乱麻,干净利落,当天通知,当天走人,不要给予诸如15天的提前通知之类,让被炒的人继续在办公室里待下去,人家知道自己已经被炒鱿鱼,心已飞走,没有谁还会安心在公司里继续卖命苦干。

4. 平静处置,以人为本。炒人要有充足理由,使人心服口服;让被炒者有发言的权利,让人有机会发泄心理不平,但是势态一定要平静,局面要控制住;对被炒者仁慈一些,盘缠给足,多给一个月工资也就是一个月工资,想想此人如果留在公司不出力,工资还得一个月一个月不停地发;公司炒人,人心惶惶,要做好安抚工作,让其它人觉得即使下回炒鱿鱼轮到了他们自己,你的大度和公正,大家都会觉得问心无愧。

5. 创业公司要时刻保持消瘦身材,切忌肥胖,即使没有人的业绩表现异常出格,公司也应该定期做业绩评定,末位淘汰。这样的话,本来三个人的工作现在两个人做,本来三个人的工资也可以发给两个人,创业公司的优越性也发挥了出来,员工的责任更大,个人收入也更高,一点不比大公司差。